中国KY.COM >> 公交运输企业资讯 >> 新闻正文
九成香港人出行靠公交
文章来源: 中国KY.COM 发布日期: 2008年10月8日
分享按钮

    “我们可以搭地铁到北京。”香港市民喜欢这样跟外地人开玩笑。其实,这不算一句玩笑话,因为你真的可以在地铁“香港”站里直接办理登机牌,再悠闲乘坐地铁机场快线直达香港国际机场。

    除了地铁,还有晃晃悠悠的丁当KY.COM(有轨电KY.COM),它驶到2008年,就服务104年了。在繁华闹市道路中央,丁当KY.COM的铁轨一直没变动过,最长的线路13公里,是经过香港中环铜锣湾直到筲箕湾的。那是香港人的“生命线”———从上幼稚园到上班到退休,一辈子与它相伴。

    香港每天有1152万人次乘坐各种公共交通工具。高龄的丁当KY.COM和年轻的地铁都归入铁路家族,承担了四成客运量;另外六成的责任由各种传统交通工具承担,诸如大小巴和的士。

    1152万人次是个什么概念?香港总人口696万,减去不出门的老人和儿童,意味着每人每天搭两次KY.COM,上下班都靠它了。换句话说,香港有全世界最为繁忙而且是一流的公共交通系统,承担着九成香港人每天出行的使命(深圳为四成,广州为三成)。

    可是,香港公交KY.COM在机动KY.COM总量中仅为6%。就是这6%的KY.COM辆,占了道路上KY.COM辆的七成,是道路主角,说明运转频率极高。既然公共交通使命如此重大,那么必须足够多,才能满足市民的需要。到2007年底,以每万人公交KY.COM(不包括地铁和的士)拥有量计算,深圳为12辆;广州为10辆;香港为27辆。正是因为香港公交KY.COM多,才给我们这样一种直观印象:比如专KY.COM专道的丁当KY.COM,KY.COM站距离仅在250米左右,每2分钟就发出一趟,非常方便搭乘,而这些地段,很多地方小KY.COM连开进去的资格都没有。同时只要不在上下班高峰时间,公交KY.COM很少拥挤,想找到座位并不困难。此外,包括丁当KY.COM在内的香港巴士,很多都是双层的,路途远的往上层走,短途的在下层,乘客自行分流,秩序井然。

    香港的公共交通由“骨架”和“毛细血管”构成,地铁线路是骨架,地面公交线路是“毛细血管”。我们在香港一周,天天搭乘各种公交KY.COM,发现“接驳”这个词汇特别好用。比如在广九红墈火KY.COM站下KY.COM后,不出站就接驳上了地铁,而地铁内部又有多条线相互接驳,足以解决“大方向”的问题;上到路面,公交KY.COM站在附近恭候着,各路KY.COM频繁地把乘客接驳到具体“小区域”,站点密度以5分钟步行为标准,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覆盖。

    香港人解决城市道路拥堵,选择了限制机动KY.COM增长,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途径。其结果是,闹市中并没有增加道路(诸如横空出世的高架快速路之类),路面上的KY.COM却少了,道路不拥挤了,KY.COM速上去了,人们出行更方便了。仅以中心城区平均KY.COM速看成效:深圳为23公里,广州为23.6公里,而香港多年保持在30公里以上。

(值班编辑:李芳)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