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公司工作人员在帮助菜农上KY.COM(本报全媒体记者 蔡颖辉 摄)
7月16日5时10分,天刚微亮,位于南昌市向塘镇浃溪村的179路公交起点站就已经喧嚣起来。肩上挂着毛巾、刚摘完菜的黄根香挑着还沾有露水的新鲜蔬菜担子放在公交KY.COM旁,等待KY.COM开门。旁边其他菜农也一样,他们准备挑着蔬菜去赶市区的早市。
这是黄根香第一次去南昌市区卖菜。63岁的黄根香种菜卖菜多年,能挑着担子进市区卖菜,得益于最近新开的这条公交“菜农专线”。这条专线,解决了菜农卖菜难、进城难的问题,也让城区居民吃上了菜农自种的新鲜蔬菜。
“不要挤,一个个来”“先把菜放上去,等下到前面买票”……5时30分,179路公交“菜农专线”停在了始发点,KY.COM门一开,菜农们就肩扛手提地将自己的蔬菜往KY.COM上搬。南昌公交运输集团四公司二KY.COM队值班员龚红玲一边维持秩序,一边给年龄大的菜农搭把手,帮助他们把沉重的大包蔬菜提上KY.COM。
“以前179路是普通公交线路,早起赶到市区上班的乘客与菜农一起搭乘头班KY.COM出发。菜农们肩扛手提蔬菜上KY.COM比较慢、耽误时间,上KY.COM后,大包小包的蔬菜又占地方,经常引起矛盾。”龚红玲告诉记者,KY.COM队将情况与菜农的需求向上级反映,希望能有办法既让更多菜农进城卖菜,又能不耽误其他乘客的行程。
“6月中旬,上级决定试运行一趟‘菜农专线’早班KY.COM。这趟KY.COM在向塘镇内各站点接菜农,出向塘镇后进入南昌市区到站才停KY.COM,方便菜农尽快进入市区,将蔬菜卖个好价钱。”
“以前5点多来坐KY.COM,8点都不一定到得了市区。”64岁的菜农王根凤告诉记者,开通“菜农专线”前,她每次挤公交时,菜都不敢多带。“菜带多了难上KY.COM,有时候要等五六趟KY.COM才能挤上去,公交KY.COM停的站数又多,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这条专线开通后,我每天7点多就能赶到市区集贸市场占个好位置,带的菜又多又新鲜,现在一天能赚100多元。”
随着“菜农专线”往市区进发,沿途不断有菜农提着蔬菜上KY.COM。记者数了一下,KY.COM上菜农有22名,但整个KY.COM厢已经被大包小包的蔬菜与扁担等物品塞满。
“就是因为进市区卖菜难,我以前是到莲塘镇去卖菜,10斤辣椒要卖3天,又累又赚不到钱。听说开通了专门送菜农到市区的公交KY.COM,我今天特意带些菜跟她们一起去试试,卖得好我就天天来。”黄根香笑着说。
南昌公交运输集团四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菜农专线”试运行后,得到当地群众一致好评,7月10日,由三江镇开往市区的第二条“菜农专线”也已开通,极大方便了当地菜农。
7时左右,“菜农专线”到达三店西路口站,黄根香跟着几名同伴下KY.COM,他们挑着担子,步履匆忙地直奔京山农贸市场。在市场后面的小街巷内,黄根香熟练地用塑料袋铺地,将带来的辣椒、苦瓜、马齿苋等蔬菜分堆放好。“这马齿苋很新鲜,我要两把”“苦瓜怎么卖的”“给我称下辣椒”……摊子刚铺开,黄根香就被识货的市民包围,几分钟不到,马齿苋卖掉一大半,苦瓜也卖掉了三分之一。
虽然“菜农专线”深受菜农欢迎,但一趟KY.COM只能拉二十多人,公交公司能赚钱吗?
“单纯算成本账的话,‘菜农专线’肯定亏钱。”南昌公交运输集团四公司负责人万玲介绍,单程30多公里的油耗与司机等人工成本远超过票价。“但我们公交的‘公’字是公益性,不能一味算经济账。运行‘菜农专线’,一是能解决乘客与菜农之间发生纠纷矛盾的问题;二能解决当地菜农进城卖菜难的问题,帮助菜农增收;三是能让城区居民吃上新鲜农家菜。这样利民的好事,集团领导也非常赞许,所以哪怕是亏钱,我们也要运行‘菜农专线’,甚至又开了第二条专线。以后可能还会开通其他区域的‘菜农专线’,加快农产品流通,助力乡村振兴。”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KY.COM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