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国内疫情有所缓解,但国外情形不容乐观。口罩依旧是国内国外紧缺的防疫物资。公司在决定援产口罩至今,不断加产线提产量。作为一名宣传人员,在记录事业部口罩生产的过程中,我听了很多故事,也被很多同事触动。
有员工说:“即使生产口罩的机器累趴下了,我们也要坚持做好口罩生产。”我想,这可能就是对我们第三事业部口罩生产精神最生动的注解。
唐工在参与口罩生产的过程中深有感触,他说:“通过做口罩,我发现有很多基层员工都是很有想法的,他们通过一个很小的改动,就可以让生产更加顺利,所以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都要重视并充分发动基层员工的积极性。”杨工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机修工,在口罩产线上,他精心调校自己所负责的机台。由于其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娴熟的专业技能,杨工被委以产线组长的重任。关于生产,杨工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带领团队多次在第三事业部内部获得产能第一的成绩,目前杨工已被任命为第三事业部区域技术支持人员,和设备工程师一起改进并推动第三事业部口罩产线顺利生产。
第三事业部还有很多像杨工一样的口罩英雄,设备部经理余工,设备工程师方工、覃工、李工、曾工……他们一直在口罩线上忙碌,带领大家装机、调机、修机,确保每一台口罩机正常运转。平日里,余工和方工脸上都洋溢着热情的笑,但一上产线,就会变的严肃起来,眼神也会变的坚毅。这些人,几乎每一天,都要工作到深夜甚至凌晨。“这不是我一个人在口罩产线上的作息时间,各事业部的老总、厂长、经理、工程师、一线员工们,大家也都一样。”方工如是说。
累吗?
“习惯了!”
“开始的时候有一些,但现在感觉不到了,因为已经习惯了这个节奏!”
“就像健身,刚开始真的很辛苦,但是度过了最难熬的时期,就变成了一种习惯。”
“有时候加班,孩子总打电话过来,我就告诉他,乖,爸爸在打怪兽,等爸爸打赢了,回来陪你玩。”
“扛得住!”
“你听我的嗓子是不是有点沙哑!”
“老板们都和我们一起干呢,不累!”
“我跟你说啊,我现在目标就是超越上一个班次的生产记录!”
“唉!就差了30个我就能排第一了!”
“生产技术我可能不是太行,但是我会做好后勤服务,让口罩产线的工作更流畅。”
“有的时候有点累,但是一想到可以为口罩生产尽一份力就很激动,再累都值得了。”
……
这些话,在数百台口罩产线机器一起生产的声音中,逐渐清晰明亮,振聋发聩。
四月,春天里的春天,温温柔柔洋洋洒洒的来了!愿一切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在这里,向每一位奋战在口罩产线的同事说一声:辛苦了,爱你3000遍!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KY.COM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