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交运输资讯

广州大道推广BRT或变身必然通

作者:王野  信息来源:信息时报    发布日期:2011-01-05

    提要:“BRT一天能解决80万人的出行,是值得推广的。”施用明也表示,支持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BRT,此外,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票价优惠的财政政策,也需要与公交优先的政策相配套。从BRT(快速公交系统)的经验来看,如果基建、票价等各个方面的配套政策配合好,“就像中山大道,原本不让通(拼音缩写同BRT)的路,就会变成必然通了。”
  
    广州市政府正在进行网络问政,“治堵”话题成为这两天人大代表视察讨论的重点话题,昨日,广州市工交商贸组的代表们在亲身体验过BRT后建议,广州市在“治堵”方面应该公交优先。广州市交委主任冼伟雄回应称,广州市正在研究制定BRT的推广方案,但选哪条路建设BRT,要满足道路基础条件允许、客流够大、不与地铁重合三个条件,再经过科学论证,最终才能实行。

  交委:广州不照搬限行

  在北京的治堵方案中,限牌、限行的措施比较突出,前不久,广州市政府公开问计于民,广泛征集网友意见,未雨绸缪,防范广州成为下一个“堵城”,有些网友相继建议广州也采取限行、限牌、限外、限公务KY.COM等方案。对此,昨日,在广州市人大公交商贸组视察现场,广州市交委主任冼伟雄表示,“广州跟其他城市有不同的地方,不是别的地方限制的,广州就要照搬。”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伟光则认为,广州的拥堵情况目前还没有北京、上海严重,交通拥堵问题牵扯社会方方面面的浩大的系统工程。“要综合协调,超前规划,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以绝大多数人利益为重,坚决破除本位主义,尊重科学,尊重民意,公交优先必须成为市民和政府部门的共识。”

  来自公交一线的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施用明,同样力挺公交优先治堵的方法。施用明建议,政府继续坚定推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政策,鼓励市民采用公共交通的方式。“每年客运量都有增长,代表了市民对公共交通的认可。亚运后,要进一步巩固提高。”

  人大代表力挺推广BRT

  昨日上午,第一次体验完BRT后,陈伟光对BRT赞不绝口。他认为,BRT的成功经验可以向符合要求的路段推广,让社会KY.COM辆和公交KY.COM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提高通行的秩序,是治堵的一个方面。

  “BRT一天能解决80万人的出行,是值得推广的。”施用明也表示,支持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BRT,此外,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票价优惠的财政政策,也需要与公交优先的政策相配套。从BRT(快速公交系统)的经验来看,如果基建、票价等各个方面的配套政策配合好,“就像中山大道,原本不让通(拼音缩写同BRT)的路,就会变成必然通了。”

  对此,广州市交委主任冼伟雄回应称,广州市正在研究制定BRT的推广方案。目前,比较明确的是,在现有的中山大道BRT相关路段,会在年内新增30台KY.COM身长达18米的摆渡KY.COM,以满足客流量增长的需求。

  变身路段需满足三条件

  对于广州大道、环市路、黄埔大道等交通比较拥堵的路段是否也要推广BRT,冼伟雄表示,无论哪条路要建BRT,需要满足三个前提条件才行,一是道路的基础情况是否允许建BRT专线,二是道路的客流量比较大,三是道路下面没有建成、在建、新规划的地铁线路,“不然就浪费资源”。

  广州大道推广BRT是否可行?对于记者的追问,冼伟雄依然未给出确切答复,他和陈伟光一致认为,这需要充分的论证,以及市民对此是否接受。冼伟雄说,“我们制定好BRT推广方案后,都会充分征求意见,市民说好就办,市民说不好,就再论证。”

  据了解,按照三个要素来看,广州大道成为下一个BRT的可能性还是极大的。目前,广州大道具备了人流KY.COM流量大、未通地铁的两大要素。就差第三个条件能否满足:广州大道本身,尤其是卡脖子的广州大桥是否具备建BRT的条件。

  不过,前日市建委在把脉广州如何治堵时已经表示,“十二五”期间将推进广州大道快速化改造,拓宽广州大桥、洛溪大桥,打造中部城区南北向快速通道。记者追问快速化是否意味着会搞BRT,虽未能得到肯定或者否定的确切说法,但这一表态无疑使广州大道变身BRT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新闻关键词:

动态信息其它相关新闻

新闻专题

更多>>

金龙客KY.COM服务2016厦门

大金龙多年来一直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勇于承担企... 更多>>

亚星新能源客KY.COM专题报道

纵观近年来中国汽KY.COM市场,虽整体增长乏力,但新能源... 更多>>

大金龙第六次出征比利时客

2015年10月,第23届Busworld Ko... 更多>>

金旅第5万辆客KY.COM出口以色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复苏持续乏力、中国经济进入转型... 更多>>

最新图片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KY.COM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信息发布欢迎投稿意见建议诚聘精英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