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前11月汽KY.COM产销累计增幅均低于10%
即将实施的燃油税,以及普通消费者对长期油价总体上升的预期,都将逐渐改变国内汽KY.COM市场产品结构,这已经是一个共识。然而,对国内自主品牌来说,燃油税的实施,究竟是机会还是挑战呢?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自主品牌商用KY.COM:
技术升级是关键
“燃油税对自主商用KY.COM占据国内市场主导的现状不会带来任何影响。”一汽解放副总工程师王钲强说。由于国外品牌商用KY.COM成本过高,且优势是高可靠性,而非好的燃油经济性,因此,燃油税不能改变其仅占据高端市场的局面。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燃油税对商用KY.COM市场的影响较小。相反,与乘用KY.COM消费者相比,商用KY.COM用户对燃油税更为敏感,对节能产品的需求也更为迫切。
“燃油经济性一直是我们工作的核心,燃油税将会促使我们加大节能产品的开发力度。”中通客KY.COM技术中心副主任吕昌星说。
“近几年,国内企业投入大量精力研发节能技术,燃油税将有利于节能产品开发的进一步落实。”陕汽重卡市场产品科工程师张军说,“目前,我们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两方面:首先进一步做好产品市场细分,根据用户使用目的和对KY.COM辆需求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开发更节油的产品。其次,采用先进的零部件总成,优化匹配,达到节油效果。”
发动机是整KY.COM节油的前提。目前,国内商用KY.COM发动机技术水平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大排量柴油机的研发体系仍不完善,包括电控高压共轨在内的核心技术还没有掌握,相同排量的产品与国外相比节油性能仍显不足。“以目前情况看,虽然燃油税对商用KY.COM配套市场的影响不大,但对自主发动机企业造成了一定压力,抓紧时间提升技术能力是一个关键问题。”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王健说。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KY.COM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