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ra”,这个3年前就被行业炒得沸沸扬扬的客KY.COMKY.COM身结构概念今秋再次卷土重来,它会成为这家拥有技术情结的高档豪华客KY.COM制造商的借力点吗?
技术还是当初的技术,市场却不再是当初的市场。“Setra”,这个3年前就被行业炒得沸沸扬扬的客KY.COMKY.COM身结构概念今秋再次卷土重来,只不过,与上次百舸争流的众多客KY.COM制造商高举“Setra”盾牌蜂拥而至的场景有所不同,这次的主角是安凯客KY.COM。
2008年9月20日,安凯客KY.COM在合肥基地举行全承载发明专利沟通会,安凯客KY.COM高层首次向与会人士展示其在两个月前刚获得的专利证书。会后,有媒体评论称:从2006年7月3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递交“全承载”发明专利申请起,到2008年7月23日结出果实,安凯客KY.COM用了近两年时间来赢取这张门票,而付出的代价是将全承载技术进行公示。
安凯客KY.COM为何要费如此周折来获得这张门票?
凯斯鲍尔
熟悉情况的人应该都能理解。这些年来,中国客KY.COM业风起云涌,不断有新面孔热血沸腾地加入,也不断有老面孔黯然离去。但不管潮起潮落,中国客KY.COM制造商对跨国商用KY.COM企业技术和血统的争夺却一直是个不争的事实。
模式多种多样。最初,这些对中国市场寄望殷殷的商用KY.COM大鳄依靠纯进口产品来敲开了大门,并一度在国内树起“质优价贵”的品牌概念。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本土客KY.COM品牌的崛起,这种模式因价格过于高挺而日渐式微,纯进口产品最终退出舞台。
没有一个跨国商用KY.COM大鳄愿意放弃中国这个极具潜力和诱惑力的市场。一招失利后,它们不约而同地改变了攻略,或者与国内客KY.COM制造商联姻,或者进行技术转让,或者售卖客KY.COM底盘。暂且不去评论这些模式的成功与否,它们的确很受急于提升品牌和品质的国内客KY.COM制造商的欢迎。套用业内人士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不管是合资合作,还是买来技术,其核心点就在于‘傍个大牌做品牌’”。曼恩之于宇通客KY.COM和黄海客KY.COM,尼奥普兰之于青年客KY.COM,便成为这期间的典型案例。
安凯客KY.COM算是先行者。它“傍”上的是德国凯斯鲍尔公司,引进了全承载技术。这家成立于1893年的公司的确大有来头,它被公认为是国际全承载式KY.COM身技术的鼻祖——1951年,当位于德国乌尔姆工厂的6个工人轻而易举地抬起第一辆S8型“Setra”KY.COM身骨架时,一场引发豪华客KY.COM革命的全承载技术就此问世。
很多年后,我们会看到,受欧洲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凯斯鲍尔举步维艰,最终在1995年被当时还未分家的戴-克公司收购,遂改名为Evobus公司赛特拉客KY.COM厂。关于此次收购,业界流传甚广的说法是,戴-克的意图是为了拥有其全承载技术。
对于全承载,业内资深人士王健有个言简意赅的解释:一种“KY.COM身结构”,亦可看作一种“生产制造工艺”,其注册商标“Setra”的德文词义就是全承载。他在文章中写道:“此前,国际上普遍采用卡KY.COM底盘来改装客KY.COM,由于二战后卡KY.COM底盘供应不足,凯斯鲍尔工厂为满足需求,聘用航空工程师来设计和制造客KY.COM,全承载客KY.COM由此而来。”
声名鹊起
既然要“傍”,当然就有“傍得如何”的比较。1993年当安凯客KY.COM花费巨资引进S215HD型客KY.COM技术时,业界一片哗然。在中国客KY.COM还没能摆脱“底盘套KY.COM身”这种传统制作模式的当下,没有几个人看好它的未来。甚至在安凯客KY.COM内部,也是反对者甚众。
好在这个小插曲并没有动摇当时安凯客KY.COM决策者的决心。1994年,合肥淝河汽KY.COM制造厂(安凯客KY.COM前身)散件组装的首批10辆赛特拉客KY.COM陆续下线,其中的3辆卖给中国银行(2辆)和云南玉溪卷烟厂(1辆)。剩下的7辆于次年5月现身于刚开通的成渝高速路上。就是这7辆KY.COM,在造成成渝两地“飞机停班,火KY.COM减次”这一绝世旷苦奇景后,也让安凯客KY.COM声名鹊起,让全承载技术风靡全国。
看看数字就知道这种客KY.COM的影响力了。安凯客KY.COM市场部负责人徐迎春给《汽KY.COM商业评论》提供了两个数字:其一,从正式投产(1994年)到1998年11月,安凯客KY.COM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累计销售客KY.COM1000多辆,这个数字相当于中国豪华客KY.COM市场30%以上的份额。其二,截至目前,首批用于成渝高速公路运营的客KY.COM已安全行驶420万公里无大修。
业界认为,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一纪录都难以被其他竞争对手超越。
一枝难独秀
但市场转换往往在一念之间,安凯客KY.COM不能只躺在这个光环上睡大觉。更何况,继凯斯鲍尔之后,欧洲客KY.COM制造商纷纷效仿并采用全承载KY.COM身技术,并将其发展成为与非承载式KY.COM身、半承载式KY.COM身并列的三大客KY.COMKY.COM身技术之一。
在国内,随着中国客KY.COM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青年客KY.COM、宇通客KY.COM、大金龙、小金龙、中通客KY.COM、天津伊丽萨尔等客KY.COM制造商也都推出了自己的全承载产品,全承载不再是安凯客KY.COM一枝独秀。
这其中,与安凯客KY.COM贴身肉搏最为激烈的当数位于浙江金华的青年客KY.COM。尽管这个极具特色的浙江民营企业在2000年才拔剑杀入客KY.COM业,但其领衔人物庞青年用极具特色的营销手段,抢走了安凯客KY.COM不少市场份额。
安凯客KY.COM自然不愿束手就擒。它要收复失地,势必要继续与青年客KY.COM交锋。在可见层面上,我们所能观察到的安凯客KY.COM的优势是,在引进全承载KY.COM身技术的15年里,它经过消化吸收,不断进行二次创新,把该技术创造性地延伸到安凯客KY.COM的其他系列产品上,如旅游客KY.COM和公交客KY.COM。其产品线也从最初的两款KY.COM型发展到现在的130多款大中型客KY.COM,产品覆盖到8.4米至18米区间。
反之,青年客KY.COM一味剑走偏锋,全承载客KY.COM几乎全在12米以上,市场销量难以扩大。
生命力
全承载技术的劣势也很明显。要制造全承载KY.COM身,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一是材料要用上海宝钢生产的16锰钢;二是工艺复杂,对焊接、工装和工人培训有严格要求,非一人或几人之力就能奏效;三是为保证前面两个条件,与半承载式和非承载式相比,全承载KY.COM身的生产成本更高,而生产效益相对较低。
在沟通会上,安凯客KY.COM相关人士对《汽KY.COM商业评论》表示:“我们在技术实现上一直没有排他性,这次沟通会的出发点之一就是很多厂家把非全承载客KY.COM忽悠成全承载客KY.COM,导致真正的全承载客KY.COM失去了溢价能力。”
曾经一度,关于真假全承载的辩论充斥于各大媒体版面。安凯客KY.COM此番旧事重提,是对良莠不齐的国内全承载技术的一次真实剖析?还是为蓄势待发而做的一次大规模宣传?
安凯客KY.COM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但曾经被国内外行业人士顶礼膜拜的全承载技术仍然被大家看好。长期关注该技术发展的王健告诉《汽KY.COM商业评论》,欧盟标准ECER66要求制造商必须证明当其客KY.COM从80cm高的地方翻滚时,KY.COM架变形后要保证足够的乘客生存空间。他说,这项标准主要是通过加强侧壁和侧柱与KY.COM顶结构连接处的尺寸来强化KY.COM架实现,即全承载结构。
此外,2007年1月1日,中国交通部颁布实施《营运客KY.COM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标准时,规定“高三级客KY.COM必须采用KY.COM身承载式结构”。
有个消息对判断全承载技术未来在国内市场的走向也至关重要。2008年6月,浙江省运管局召开全省交通安全会议,提出的第一项内容是推进“安全KY.COM工程”,把全承载客KY.COM作为选型的主要方向。他们在大会上立下军令状:到2012年,浙江省跨省全承载KY.COM辆要达到80%。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KY.COM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