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辽宁曙光汽KY.COM集团在北京向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局捐赠了乘用KY.COM系中的全线KY.COM型,并邀请了包括央视在内的十几家媒体参与,一向低调的曙光如此的举动似乎有点反常。
而此前三天,曙光刚刚接手了沈阳奥克斯汽KY.COM有限公司退出后留下的旧厂,准备利用双马的产能扩大SUV和皮卡等乘用KY.COM的规模。
汽KY.COM消费税的调整和油价的不断攀升,让SUV和皮卡等大排量的KY.COM型生产厂家深受其害,厂家控制产能惟恐不及,曙光却反其道而行之,所欲何为?
带着种种的疑问,本刊记者独家专访了辽宁曙光汽KY.COM集团董事长李进巅先生。
曙光不会涉猎轿KY.COM
《汽KY.COM观察》:前不久,曙光接手了奥克斯留下的“双马”,是出于什么考虑?会接手双马的品牌吗?
李进巅:奥克斯退出后,沈阳双马的资产一直是闲置的,我们收购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它的产能,开设乘用KY.COM(即SUV和皮卡)的生产基地。沈阳是东北的中心城市,利用这里的交通、市场等配套资源可以降低成本。 目前,合作仅限于租用厂房,不涉及双马品牌,但是不排除以后进一步合作的可能。
《汽KY.COM观察》:在消费税和油价对SUV和越野KY.COM不利的情况下,曙光为什么还要扩大这块的产能?曙光有什么对策?
李进巅:消费税的调整和油价上调,对SUV和皮卡会有不利的影响。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实用的KY.COM型一定会有发展,曙光的皮卡在市场上反响很好,市场迫切需要增加产量。我们选择接手双马,就想利用这部分闲置的生产能力,这是快速满足市场的捷径,还能大大减少投入,降低成本。目前我们对双马这块基地设定的产能是两万辆。 有压力才有动力,我们已经开始研制并生产2.0升以下的SUV和皮卡。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各企业的进步,我相信会有更节能的SUV和皮卡出现。
《汽KY.COM观察》:曙光是不是想通过SUV和皮卡加强乘用KY.COM领域的力度,从而进军轿KY.COM领域?
李进巅:我可以肯定的说,曙光决不会涉猎轿KY.COM!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打法,不能盲目攀比,正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有所为,有所不为。要从市场和自身的实力出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形成自己的优势。
《汽KY.COM观察》:曙光SUV和皮卡在中国乘用KY.COM领域的定位和目标是什么?
李进巅:曙光的SUV和皮卡定位就在中低档,要做中低档的产品,必先做中低档的市场,中国的中低市场是最为广阔的。中小城市刚刚富裕起来的个体工商业者,和大城市收入略低的人群是这个市场的主要力量。曙光就是要这些人买得起KY.COM。
在规模上,曙光要进入行业前三名,不可以小打小闹。把品牌做大做强,让黄海50年的造KY.COM技术优势在乘用KY.COM上得到充分发挥和展现。
抠门就是硬道理
《汽KY.COM观察》:靠KY.COM桥起家的曙光,有什么利刃征战整KY.COM行业呢?
李进巅:要说利刃,曙光主要是成本和技术上的优势。下面很多人都说我太抠门了,我对成本的控制是很苛刻的。要知道成本优势是保证利润和价格低廉的后盾,也是保证企业和用户两方面利益的关键。我们可以把成本压得很低,一方面是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一方面就是我们严格的成本控制,这是其他企业所不能做到的。 这几年我们实行的技改,是我们的又一武器。曙光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设备,消化了国外产品技术,产品最早实现可以替代进口产品,这对降低成本和保证产品质量都是有利的。曾经有美国同仁来曙光参观,对曙光的生产设备惊叹不已,因为他们国内都鲜有企业可以达到这种装备。
《汽KY.COM观察》:您认为曙光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进一步加强呢?
李进巅:营销是我们的弱项,也是我们与一流企业差距最大的地方。乘用KY.COM是一个高曝光率的领域,因此我们在营销上制定了一个系统的方案。首先在品牌方面我们进行了整合,整KY.COM统一使用黄海品牌,KY.COM桥以及零部件使用曙光品牌,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两个品牌在各自领域的优势。
我们力争用5年时间,在民族品牌的CUV和皮卡行业中进入前三名,必须大力提高黄海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师夷长技以制夷
《汽KY.COM观察》:现在“自主创新”算得上汽KY.COM界出现频率颇高的词汇了,曙光是否也会加强这方面的投入呢?
李进巅:是的。技术创新是一直的,以前黄海是,曙光更是。自主创新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也是国家竞争力的体现。未来五年,曙光和黄海还将致力于自主创新。一方面要加快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国汽KY.COM工业无论如何不能忘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往前走。另一方面,要加强研究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对产品进行改进、更新。只要能进步一点,就是创新。
为了保证技术的创新,我们加强了自有人才的培养和再提高,并聘用国内外人才,还在国外设立研究中心,研发新的产品。
《汽KY.COM观察》:三月,黄海客KY.COM和德国MAN的合作,是不是也以曙光整体制定的这种学习提高政策为指导的?
李进巅:这次合作主要是想全面提升黄海客KY.COM的技术水平,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扩大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黄海12年当中曾经与法国、美国和新加坡三个国家的大型企业谈过合作,几乎每个都谈了四年,但是最终都没有谈成。在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与技术引进中,双赢是最基本的前提。
《汽KY.COM观察》:您觉得中国客KY.COM和世界的差距主要在哪方面? 李进巅:可以这样说,中外客KY.COM的差距正在急剧缩小,中国会慢慢成为世界客KY.COM制造业的核心。中国客KY.COM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主要在发动机、底盘和电控等领域,现在国内客KY.COM急需解决的就是“核心技术问题”。
《汽KY.COM观察》:目前,无论是整KY.COM还是零部件,国外的产品都已经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本土的产品将如何应对?
李进巅:在WTO的背景下,这一问题是国家层面的事情,单一的企业很难扭转全局。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你可以进来,我也可以出去,你占领我的市场,我也可以占领你的市场。由于技术的差距,一些高端领域中国的企业可能做不上去,但是由于成本的限制,一些低端的领域外国的企业也做不下来,这就是中国企业的机会。
我们的零部件出口势头就非常好,现在曙光KY.COM桥已经出口美国。在国内KY.COM桥市场上也曾有外国企业与曙光竞争,但最后都没有成功,因为他们不能做到在我们这样低价的情况下还有利润。
《汽KY.COM观察》:国外企业都已经采购了本土的零部件,而自主品牌汽KY.COM企业却要花高价采购国外企业的零部件,这个问题将如何解决?
李进巅:一般的,合资公司把自己的配套企业带来了,所以不采购中国本土的产品。而自主品牌不采购,基本上都是出于宣传上的考虑,想给消费者留下高品质的印象。事实上,一些本土零部件是非常有竞争力的,现在很多国际大品牌的产品都是他们贴牌生产的。合资企业在中国遇到成本压力的时候就会主动找本土零部件企业谈合作,因此自主品牌整KY.COM放弃采购进口零部件也需要一个过程。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KY.COM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