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KY.COM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在考察长城汽KY.COM自主研发的缸内直喷涡轮增压2升汽油机时,炮轰中国内燃机“躺在外国技术上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的新闻引起业内热议。
王秉刚的理由很简单:在这款发动机中,连气门座、活塞环、水泵皮带甚至汽缸盖罩盖等非核心零部件,都由外国公司供应。长城汽KY.COM给出的说法是,这些零部件国内企业虽然能做,但达不到要求。采购国外公司生产的零部件也是出于无奈。
无独有偶,笔者今年8月参加华菱星马汽KY.COM集团2013年中商务大会时,该公司新推的自主品牌发动机汉马动力的很多零部件,均采购自世界知名零部件企业,一些非核心零部件同样来自外国公司。董事长刘汉如给出的解释是“确保世界领先”。
无论是长城汽KY.COM还是华菱重卡,都是广受尊敬的自主品牌代表,实在没理由为外国企业“做嫁衣裳”。然而,无情的现实却似乎为整KY.COM制造企业所倡导的自主开了个玩笑。由于国内零部件企业不给力,这些自主先行者们只能选择国外公司的零部件产品。
零部件兴,则整KY.COM兴。在汽KY.COM行业,零部件技术的发展进步,制约着整KY.COM的发展进步。尤其是在商用KY.COM领域,由于组装的成分高,零部件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整KY.COM性能的高低。这一法则突出体现在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总成上。尽管近年来国内内燃机行业取得了不小进步,仍无法掩盖这些发动机企业的不少供应商来自外资公司的事实。而由于这些外资公司的零部件价格高,导致整机企业利润极低。
如何破解?一方面,应鼓励自主零部件企业的发展,给其更好的政策环境,从税收、财政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毕竟自主零部件企业相对外资企业的挤压与“围攻”,生存难度越来越大,想维持独立性更是难上加难。另一方面,自主零部件企业应自强,应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强化引进吸收再创新,增强链合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必须掌握知识产权和专利,避免走以市场换技术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