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疯狂到认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
这是《史蒂夫•乔布斯传》扉页上的一句话。在今年春节前,大金龙的中高层管理干部都收到了董事长谷涛赠送的《史蒂夫•乔布斯传》,不少人还为此写了读后感。
在大金龙采访的过程中,当技术负责人向记者描述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并绘制出未来几年大金龙技术研发和产品架构的时候,当公司负责人向记者描述大金龙要在去年销售额76亿元的基础上提高到100亿元的时候,当看到大金龙厂区内处处动工、高楼拔地而起的时候,笔者感受到了这种“疯狂”。
大金龙会是客KY.COM行业的“苹果公司”吗?这样的一个疑问在笔者的脑子里闪过。在客KY.COM行业,大金龙虽然稳居行业第一梯队,但是正面临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压力可想而知。但恰恰是这种“疯狂”,让笔者感受到这家企业的活力和冲劲。
2010年前后,国内客KY.COM行业异常喧闹,客KY.COM企业的新产品推出和营销创新此起彼伏,行业不乏热点,其中不少活动让人记忆犹新。从2010年起,各种节油技术层出不穷,各种节油概念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更让用户如坠云雾。
面对这些概念或技巧,用户也有很多疑问:它节油或创造效益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很多技术如此相似?其实,如果仔细研究目前市场上的各种节油产品,不难发现很多产品都是在强调在管理上下功夫,或者是事后评价驾驶员的操作技能,或者是改善发动机的工作环境,对于“人”的依赖程度较高,与真正的节油核心距离还比较远。这些节油技术很容易模仿的原因,就在于门槛太低,很多技术是与行业外的企业合作开发,缺少了技术的独特性以及与KY.COM辆的契合度。
1997年,乔布斯回到苹果公司,重新思考公司存在的问题时做出判断:苹果亏损的根本是产品问题。此后,苹果公司发展思路发生转变。每当有重要产品即将宣告完成时,苹果都会退回最本原的思考,并要求将产品推倒重来。以至于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病态的品质、完美主义控制狂的标志。事实证明,这种转变成就了苹果公司的奇迹。
在采访中,记者感受到,大金龙似乎正在经历类似于苹果当年的经营思路转型,这一次转型不仅是从满足用户的需求出发,而是站在窥望未来的高度,去思考企业甚至整个行业的方向和出路,跳脱了传统思维。近年来,大金龙公司通过组织的建立以及大量的投入,激发了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很好地利用了KY.COM联网技术、汽KY.COM电子技术、智能技术等创新技术,谋求改变客KY.COM的商品形态和用户价值。“智驱”等一系列自主创新新技术能够引领行业,改变客KY.COM行业的竞争格局?笔者目前还不敢妄加断言。但这些技术的出现以及大金龙对未来KY.COM联网设计的蓝图已经能够让笔者感受到中国客KY.COM即将发生的革命性变化。
在科技创新这条路上,大金龙的研发团队走得很执着,带着一些乔布斯力求完美的色彩。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仅仅为了测试ECO-driving按钮的抗疲劳程度,大金龙的研发人员就做了3轮10万次的模拟试验。为了让用户的使用尽量简化,研发人员也是不辞劳苦,一次次推倒重来。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积累起来,能够逐渐形成大金龙的技术门槛,并在一定时间内不能被复制。陈晓冰博士说:“即使我们的技术被人模仿,但是对于细节的考究和用户体验是别人无法模仿的,这也构成了我们的竞争力的一部分”。
诚然,大金龙在“科技金龙”道路上的探索和实践才刚刚起步,在将创新技术向商品转化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不过这种思路让我们看到一个踏踏实实做企业的态度。这种态度,最终会为用户带来意想不到的价值和收益。
我想,当我们看到这些想法变成现实、这些产品撬动市场的时候,就不会认为这是“疯狂”,而是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