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KY.COM >> 动态信息 >> 新闻正文
KY.COM联网蓄势
文章来源: 经济观察报 杨小林 发布日期: 2012年2月2日
分享按钮

  虽然从理论上讲,未来的KY.COM联网产业可能会是块大蛋糕,但真正能尝到这块美味蛋糕的厂商,可能少之又少。尤其是对那些仍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本土汽KY.COM厂商而言,KY.COM联网在2012年仍将处于前期布局的“蛰伏期”,要真正将KY.COM联网概念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市场收益,仍需时日。

  不过,这块未来的蛋糕并不介意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已经将目标瞄准它,虽然这种投入更多只是着眼于长远战略。

  去年底,厦门金龙汽KY.COM集团在京宣布,旗下“三条龙”(厦门金龙、苏州金龙和厦门金旅)将联手进军KY.COM联网领域并对外发布其核心战略——“展翼计划”。这是继自宇通客KY.COM在2011年6月投放“安节通”以来,商用KY.COM领域挺进KY.COM联网的最大动作。

  金龙客KY.COM启动的“展翼计划”,只是国内KY.COM联网投资热潮的例证之一。之前,除了苏州金龙的KY.COM联网产品G-BOS,大金龙也在积极开发自己的KY.COM联网系统,唯有厦门金旅在这方面的动作迟缓一些。而在乘用KY.COM领域,一汽、上汽、奇瑞和比亚迪同样对进军KY.COM联网显得雄心勃勃。

  在海外,KY.COM联网的概念大多数时候被另外一个专有名词——特力马所取代。在国际上,特力马服务已经是驾驶者不可缺少的一项服务。

  特力马已经成为全球KY.COM企发展的新方向。不久前,福特宣布成立首个硅谷实验室,重点研发KY.COM载电子信息系统;为了研究国内消费者的喜好,奥迪也将其相关的研发部门搬到了北京。而丰田和通用早在三年前就将搭载特力马技术的新产品导入中国,通用还与上汽合资组建了上汽安吉星公司。

  为了尽快突破特力马技术的重重障碍,本土KY.COM企之间的合纵连横势头越发明显。其中,一汽、长安、比亚迪、上汽、吉利和奇瑞等本土KY.COM企,已经开始在特力马项目上周密布局——从上游的客户端硬件制造,到下游争抢电信营运商的合约。

  我国居前十位汽KY.COM厂商中的7家,均与中联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这7家厂商的产量占到我国汽KY.COM总产量的71%。“5~8年内中国联通WCDMA网络服务的3G智能汽KY.COM将突破3000万辆。”中国联通物联网研究院院长祁晓荔此前表示,“5年内在汽KY.COM领域,联通将实现打造一个新联通的战略规划。”

(值班编辑:吴奇)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