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KY.COM >> 动态信息 >> 新闻正文
电动KY.COM退烧 热政策如何应对冷市场
文章来源: 中国青年报 发布日期: 2011年6月30日
分享按钮

  发展电动KY.COM,借助电动KY.COM实现弯道超KY.COM一直是国家政策支持的方向,自一系列电动KY.COM支持政策颁布以来,国内KY.COM企表现出对电动KY.COM的百分热情。有数字显示,截至目前,国内生产电动KY.COM的企业超过1000家,生产电动KY.COM电池的企业也有1000多家,比全球其他国家的总和还多。

  然而市场并不领情,工信部一份报告显示,2010年私人购买的新能源汽KY.COM仅有百余辆,50亿元补贴预算资金仅发出去4.3亿元,不足五十分之一。比亚迪E6纯电动KY.COM2010年的销量也只有几十辆,大多数给出租KY.COM司机使用。另一份资料显示,由于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等原因,很多售出的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公交KY.COM在“睡大觉”。这种状况与国家提出的“2011年新能源汽KY.COM销量占乘用KY.COM销售总量5%”的目标相距太远。

  电池技术是限制电动KY.COM推广的主要原因,国际KY.COM企对电动KY.COM的研发持非常谨慎的态度。梅赛德斯-奔驰汽KY.COM集团总裁蔡澈表示,预计未来十年内,电动KY.COM的电池技术很难实现突破。马自达(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山田宪昭也表示,自己尚不清楚电动KY.COM电池技术何时会实现突破,基于这种现状,马自达目前重点研发节油型传统发动机技术。丰田虽然也有插电式混合动力以及纯电动KY.COM的研发,但混合动力KY.COM一直是其关注的重点。

  然而,近年来,国内政策的导向是重点支持纯电动KY.COM,希望一步到位进入电动KY.COM时代。受此影响,国内KY.COM企更是一哄而上,不管有没有造KY.COM经验和资金支持,都希望在电动KY.COM领域大捞一笔。一时间国内涌现出上千家电动KY.COM及电池企业,甚至“造不了汽KY.COM就造电动KY.COM”,大有“跑步进入电动KY.COM时代”的声势。直到2011年,冷淡的市场反应让KY.COM企蒙受损失之后,电动KY.COM“大跃进”运动才开始逐步退烧,并产生了对电动KY.COM泡沫的担忧。

  在市场遇冷的情况下,很多KY.COM企都认为,电动KY.COM要想实现大面积推广,必须有国家政策支持。一家咨询公司的调查也发现,多数受访的汽KY.COM高管都认为,在市场推广初期,政策支持是发展电动KY.COM的根本要素。然而,电动KY.COM乏人问津的事实却令这种观点不攻自破。按照目前的补贴政策,一辆电动KY.COM加上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售价与同水平燃油KY.COM型价格相差并不大,但依然得不到消费者青睐,说明推广电动KY.COM的关键不在政府补贴。

  电动KY.COM遭冷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即使价格可以与传统燃油KY.COM型持平,电动KY.COM的续航里程、充电时间、安全性能、电池寿命、充电配套设施等因素依然让消费者顾虑重重。上周北京一场暴雨,更引发了人们对电动KY.COM安全性能的担忧。有人士认为,如果电动KY.COM电路技术不过关,则很难抵御暴雨的侵袭。可见,产品自身的性能不过关才是推广电动KY.COM的最大障碍。

  面对“热政策、冷市场”的尴尬局面,国内新能源KY.COM的出路在何方?国外一些KY.COM企认为,传统燃油KY.COM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是主流,石油供应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出现短缺。基于此判断,大众、福特、马自达等品牌都在推出新的发动机技术,力求在节省燃油的同时提升动力效率。同时,多数观点认为,混合动力技术是从燃油KY.COM到电动KY.COM之间最好的技术过渡方案,在燃油和性能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不应该弃之一旁。丰田、本田的混合动力KY.COM在美国和日本市场都有很好的销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只提倡弯道超KY.COM,不重视传统内燃机的研发是不对的。现在飞机、轮船、汽KY.COM都使用内燃机。如果绕开内燃机只去研发电动KY.COM,一旦失败会很危险。”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从全球范围看,电动KY.COM技术还不成熟,短时间内还达不到产业化的要求。国内新能源汽KY.COM发展的路线,应当是传统内燃机、混合动力KY.COM、纯电动KY.COM、燃料电池KY.COM等领域齐头并进,才能规避“鸡蛋放一个篮子里”的风险。

  有消息称,在即将发布的新能源汽KY.COM发展规划中,“混合动力”将重新得到鼓励。实践证明,混合动力是现阶段最容易实现的、成熟的节能技术,可以解决电动汽KY.COM的某些短板。在新能源汽KY.COM发展上,国家将实行渐进路线,由混合动力过渡到纯电动,而不是原来提倡的直接跳到纯电动汽KY.COM。中汽协的专家甚至预言,未来10年内纯电动汽KY.COM将处于产业化筹备期,以混合动力为代表的节能汽KY.COM将成为主流。

  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认为,突破电动KY.COM的核心技术是关键。政府应该引导、组织KY.COM企集中力量突破核心技术,加快产业化和商业化。“现阶段各地企业积极性很高,但是各自为战,动力电池等关键技术难以突破。汽KY.COM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如数家珍地介绍他们在电动汽KY.COM上面的成绩,但是经不起推敲,基本上是在低水平的重复。要组织跨行业的攻关,政府要出来引导,行业协会要出来组织,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值班编辑:吴奇)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