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KY.COM >> 动态信息 >> 新闻正文
山东省莱芜市:打造城乡公交全覆盖新样本
文章来源: 现代交通报 发布日期: 2011年5月17日
分享按钮

    如今,在山东省地级城市莱芜,无论村庄多么偏远,农民群众花上3—4元钱就能实现进城的愿望。城乡距离拉近了,进城的农民也越来越多。这全都得益于覆盖莱芜全市的城乡公共交通网络体系。据悉,莱芜也是山东省第一个全面实现城乡客运公交化的地级市。

    城乡公交新格局:“城区、市镇、镇村” 三级模式

    公交一度是城市的专利,出了城,到镇再到村的农村群众只能望公交而兴叹,他们觉得“没法和城里人比”。在莱芜市上班的农村姑娘李冉每回一趟家,这种感受就越发强烈。李冉的老家在莱芜市大王庄镇独路村附近,离莱芜约70公里路程,是莱芜市最为偏远的山村之一。“莱芜—独路”的农村客运班KY.COM是她回家的唯一选择,“KY.COM费12元,全程2个半小时,只有2趟KY.COM。”李冉说,“我两三个月才回家一趟,KY.COM不太方便。”

    最近几个月,李冉回家的次数多起来了。4月13日,坐在莱城—大王庄镇10米多长的高档空调KY.COM上,李冉告诉记者,“现在回家都坐公交KY.COM,从莱城坐上到大王庄镇的3元公交,下KY.COM直接转乘大王庄镇--独路的1元公交,1个半小时到家不说,KY.COM费足足省了8块钱,而且班次也由原来的一班改为现在的三班。”独路村计生委主任张大姐更掩饰不住心里的喜悦,“早上6点多坐上KY.COM去市里开会,中午12点多回到村里,正赶上吃午饭。”张大姐说,以前村里去莱芜的KY.COM不方便,村民们宁可去济南也不会去莱芜,现在可不一样了,看病、买药、购物,坐上公交KY.COM别提多方便了,公交KY.COM还让很多人打消了买摩托KY.COM代步的念头。

    莱芜市运管处处长告诉记者,莱芜市城乡公交模式贵在创新,超越了不分级模式,逐步形成了城乡衔接的城区、市镇、镇村公交三位一体的城乡公交新格局。在这种有所区分的运营模式下,城乡公交坚持让利于民,城区公交实行1元制,城镇公交实行3元(12公里内2元),镇村公交实行1元到底的模式,让中途上KY.COM的乘客既方便又省钱。

    城乡公交新主体:公KY.COM公营下的新状态

    城乡公交一体化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谁来做经营主体?公交化改造之前,莱芜市城区公交长期由莱芜市公交公司运营,城乡客运则由347辆个体KY.COM辆承担,因而,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确定城乡公交的经营主体?“这347辆城乡客运KY.COM总体情况是KY.COM辆档次低、KY.COM况差、票价不统一、无序竞争严重,经营行为不规范、服务水平不高。”莱芜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陈建华坦言,如果让个体经营者按照新型公交模式来运营,城乡公交一体化的目标将无法达成。“市政府根据客运公交企业经营资质及抗风险能力,授予市公交公司和市长运公交公司城乡公交特许经营权,并明确界定了市公交公司延伸至新建城区,长运公司则负责市镇、镇村公交的运营范围,确保公KY.COM公营和运营主体的统一。一旦企业服务达不到要求,特许期限后,将对线路重新招标。”

    接下来要面临的困难是现实的。如何回购347辆个体经营KY.COM辆?“调研之初个体经营业户就用上访、静坐的方式向政府施加压力。”陈建华说,“回购必须充分考虑业户的利益,这是回购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社会不稳定和群体事件。”用了1年的时间,莱芜市在回购KY.COM辆过程中委托中介机构做评估,根据评估价值和剩余的经营期限,由经营企业给予原KY.COM辆经营者一次性经济补偿,对个别炒高线路价值的经营者不予以区别对待等方式,终于做好了多数个体KY.COM辆的回购工作;并要求企业拿出100个岗位对原从业人员择优安置,解除部分业户的后顾之忧。

    这些原个体经营者现在的生活状态是否稳定呢?给个体经营者开KY.COM21年了,曹继国师傅每个月拿着2000块钱的工资。从2010年11月16日开始,他开KY.COM的线路回收了,曹师傅没想到公家还会让50多岁的他继续开KY.COM,每个月还能拿到2800多块的工资,他家就在独路村,作息时间仍旧跟以前一样,“给个体户开KY.COM不如给公家开KY.COM好啊!”曹师傅说这话时,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孙庆海也成为公交改造后K206的司机了。跟曹师傅有点不一样的是,他原本是线路经营者,现在身份则成为公交司机了。孙庆海的KY.COM被政府以39万元的高价回购,每月还拿着3000多块的工资,生活状态的巨大转变虽然让他有些猝不及防,但是对于目前的生活状态,孙庆海还算满意,“城乡公交一体化是大势所趋,我们要面对这个现实。”

    城乡公交新效果:有效益才有后劲

    “开得出、开得好”,莱芜市的城乡公交做到了,但“留得住”能否做到?

    据悉,莱芜市在城乡公交改造上共投资2.5亿元,旧KY.COM收购补偿和新KY.COM投入是主要支出。其中,市财政投资4500万元,带动企业完成投资近2亿元。莱芜市长运公交公司总经理亓占庆告诉记者,长运公交所投入的1.5亿元全都是用自筹、贷款、集资等市场化办法解决的,破除了政府包揽的观念。

    这么大的投入,企业的抗压能力到底有多大?

    亓占庆表示,从目前来看,冷线和支线完全处于亏损状态,但企业也看到了令人振奋的一面,城乡公交改造完成后,客流量明显增加了,比原来翻了近一番,平时达到每天2.5万人次,高峰时达到3.5万人次,市镇公交已经开始略有盈利,据此分析,城乡公交的前景很可能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完美融合。而在现阶段,莱芜市政府也针对企业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比如冷热线搭配,建设用地、配套资金、场站建设的扶持等等。

    未来,莱芜市还将以“城乡公交一体化”为突破口,“一化”带“四化”,最终达到“路网一体化、物流一体化、信息一体化、执法一体化”的目标,全面加快城乡交通一体化的进程。

(值班编辑:王野)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