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决定,自1月15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每吨分别降低140元和160元,调整后为每吨5440元和4810元,降幅各为2.5%和3.2%。
去年12月19日,我国汽、柴油供应价的最高降幅为17%。这意味着,1个月内两次下调油价,总计降幅约20%。
与国际油价联动
发改委解释这次调价时称,对比国际原油价格,按照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我国的成品油价格存在下调空间。
国务院此前的文件这样描述新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国内成品油出厂价格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金和适当利润确定。当国际市场原油一段时间内平均价格变化超过一定水平时,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本次调价是自2005年7月23日以来发改委调价幅度最小的一次。这是因为,自去年12月19日至今,国际油价仅有小幅下降,因此该轮价格的降幅很小。这也表明,我国成品油价格已与海外原油市场完全实现了联动。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许昆林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成品油降价,是国家针对一段时间内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变化作出的调整,是一次正常的价格调整。
“今后,国内成品油价格将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变化,当一段时间内国际油价超过一定幅度时,国家将对成品油价进行适时调整。”许昆林说。
卓创资讯专家刘锋亦表示:“今后一段时期国内成品油是上调还是下降,将主要取决于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向。伴随着国际油价的波动,后期调价将会是一种常态。”国金证券[26.30 10.00%]刘波判断,在半个月内频繁调整的可能性不大。
不过,许昆林表示,具体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与哪几种国际油品进行对标,超过哪个“幅度”就要作出调整等,由于事关“国家机密”,不宜公布,否则可能会引发市场投机行为。
“世界上也没有哪个国家对外公布自己国内成品油的具体定价机制。”许昆林说。
仍有降价空间
不过,即便如此,我国的成品油价格依然还有下调的空间。
昨日,美国期交所WTI和布伦特的油价分别是每桶37.78美元和44.83美元,比2008年最高峰时下滑达75%左右。
刘波表示,即使算上消费税,新加坡到岸的进口汽、柴油价格也比国内每吨要低1500到2000元。
中石油下属销售企业的一位高层人士对记者表示:“在去年12月19日后,各地油业都在降油价,也可看出国内加油站确有降价余地。当然,企业降价的目的,最重要的是清理库存。”
根据该高层人士的测算,本次降价后,相比当前国内成品油价,有0.1到0.2元/升的下调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