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商用汽KY.COM一直是我国汽KY.COM工业整KY.COM出口的主要动力来源,稳定商用汽KY.COM出口,是稳定我国整KY.COM出口的关键,研究和分析商用汽KY.COM出口结构及其变化轨迹,对于研究我国汽KY.COM出口竞争力也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相关统计数据,对我国商用汽KY.COM近年来产品出口结构及其演变轨迹进行简要分析。
从两大类产品即乘用KY.COM和商用KY.COM的比较看,商用KY.COM一直是我国汽KY.COM出口的龙头,是维护汽KY.COM整KY.COM出口额稳定增长的核心力量。
我国特殊的汽KY.COM发展历史,造就了国内商用汽KY.COM相对于乘用KY.COM而言独特的出口优势。尽管国内乘用KY.COM制造规模和产品水平近30年来特别是加入WTO以来有了长足的进步,与世界汽KY.COM强国在各方面的差距快速缩小,但商用KY.COM出口仍然保持着相对于乘用KY.COM而言的较强势。
2002年以前,我国商用汽KY.COM出口一直占据着绝对领先的份额,高达96%以上的整KY.COM出口数量和86%以上的整KY.COM出口金额都是商用汽KY.COM创造的。这个局面从2003年开始发生变化,从那时开始,商用KY.COM出口数量和金额所占比例快速下滑,到2007年底,其出口数量和金额所占比例分别下降为57%和71%。2008年,这个下滑趋势出现一些可以解读的微妙变化,即在商用KY.COM出口数量所占比例仍继续下滑的前提下,出口金额比例延续着2007年以来有所抬升的势头(见图1)。当商用KY.COM出口金额比例跌到70%附近的时候开始有一个持续的回弹。对过去10年的商用汽KY.COM出口数量年增长率的分析还表明,尽管出口数量在2001年和2003年有过较大幅度的反复,但其余年份的年度比增长率都超过50%,而同期出口金额年增长率则维持着平均更高的增幅。
这似乎可以说明,在乘用KY.COM出口数量份额不断增加的趋势中,近期的未来随着商用汽KY.COM出口产品结构的逐渐调整和升级,商用汽KY.COM在我国整KY.COM出口中的核心地位仍然是可以预期的。从近10年来我国商用KY.COM出口数量与金额的季度走势看,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从商用汽KY.COM出口产品的内部结构看,在所有产品单KY.COM出口额稳定上升的同时,载货汽KY.COM一直是最主要的出口力量,是我国商用汽KY.COM出口的重中之重,同时,客KY.COM出口的地位正在稳健提升由于统计口径的影响,2002年及其以前的数据与现行数据无法在更细分的产品上一一对照,因此我们选取从2003年以来的相关数据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是按照出口数量还是按照出口金额来计算,载货汽KY.COM和客KY.COM产品出口所占比例都分别有所上升,而特种汽KY.COM的出口数量比例在上升,其出口金额比例却在下降;同时,各类商用汽KY.COM底盘的出口,在数量和金额上所占比例都有明显降低。
能够体现我国商用汽KY.COM产品出口质量和效益变化的另一个指标,就是单KY.COM出口额(或者说单KY.COM出口价格)的变化(出口额/出口数量=美元/辆)。分析表明,从2003年至2008年上半年,各KY.COM型单KY.COM出口额都有所增加,其中载货汽KY.COM增加最大,从6344美元/辆增加到13911美元/辆,6年增长了119%,同期,客KY.COM和汽KY.COM底盘的单KY.COM出口额也分别增加了71%和105%,特种汽KY.COM增加最少,只有13%。
从更细的产品划分看,客KY.COM大型化、载货汽KY.COM重型化以及越来越丰富的产品种类出口份额的增加,无疑是推动这个趋势的最有力的动力源泉。座位数在30座及以上的柴油动力客KY.COM出口占客KY.COM整KY.COM出口总额的比例,从2003年的32%上升到2008年上半年的64%,是客KY.COM最主要的出口品种;同期,总质量大于20t的柴油动力重型载货汽KY.COM出口占载货汽KY.COM出口总额的比例,更是从微不足道的4%猛增到33%,从2007年开始就成为领导载货汽KY.COM出口的最主要产品。
这些事实都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这样的趋势:我国商用汽KY.COM出口技术含量在不断增加、附加值在不断提高、自有品牌地位在不断提升。
从出口目的地结构及其变化看,过去10年里,在出口国家和地区的数量普遍持续增加的同时,每类KY.COM型的出口目的地结构都有梯次供应特征,同时,消费能力相对较大的国家地区开始显示出较强的出口拉动作用。
10年前,香港地区是我国商用汽KY.COM整KY.COM出口的重要目的地;刚刚加入WTO后的2002年,出口在向更广地区扩散的同时,出口重点也开始有所变化,例如,载货汽KY.COM出口重点从中国香港地区等向北非地区等转移;到2005年,商用汽KY.COM出口更是体现出全面开花的势头,向东欧、北非、南美、东南亚等地区的出口都出现大幅增加。发展到2008年,以俄罗斯、伊朗、阿联酋、巴西、南非等消费能力较强国家和地区的重要地位更加突出,引领着整个出口梯次作用的发挥。
从出口主体结构看,国有企业仍然是商用汽KY.COM出口的主力军,在多数产品领域其出口数量和出口额都占领导地位,但中外合资企业领导着客KY.COM出口。
由于历史统计公开数据中缺少出口主体的数据,我们以今年的相关数据代表。从出口主体上看,我国商用KY.COM出口与乘用KY.COM和零部件有着明显区别。国有企业虽然是乘用KY.COM和商用汽KY.COM出口的主力,但是,在乘用KY.COM出口中,国有企业与合资企业占领了近90%的数量和金额,而商用汽KY.COM出口的主体中,除了国有企业之外,另外的突出贡献者不是合资企业,而主要是私人企业,但私人企业在商用KY.COM出口中的角色又不像零部件出口那样大。
从细分产品看,客KY.COM是一个例外。在客KY.COM出口中,占绝对优势地位的是中外合资企业和私人企业,而非国有企业,这一点也与乘用KY.COM和零部件有着明显的不同。
当前,各行各业的人们普遍认识到,近两年形成的人民币加速升值局面,已经在实践中给我国出口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并将在今后一段时间里更加明显地展现出冲击和压力。对于我国汽KY.COM工业出口来说,研究和应对新的挑战要求对我国汽KY.COM产品出口的竞争优势进行新的认识和重构。为此,需要分门别类地对各大类汽KY.COM产品的出口结构及其演变历史进行具体分析,为发现和培育新的出口增长动力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抵御出口各种风险的关键,是出口结构的调整,其中既包括产品结构升级,也包括出口目的地结构的重构和维护,还包括出口主体素质的刷新。我国商用汽KY.COM出口的相关结构都在经历着升级的调整和变化,只要这种升级能够继续下去和顺利完成,那么我们维护汽KY.COM整KY.COM出口的稳定和增长就会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