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遇性出口”向“战略性出口”转变,中国商用KY.COM开始步入后出口时代
对于中国商用KY.COM来说,2007年可能是个划时代的分水岭。一些实力强大的商用KY.COM企业,在继续扩大国内市场的基础上,还会凭借政策优势加大出口数量,从而拉大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而中国的商用KY.COM出口也将从“散乱差”的无序竞争状态,逐渐过渡到品牌竞争的后出口时代。
“中国商用KY.COM出口将进入至少五年的黄金时期。”在日前举办的“2007中国商用KY.COM出口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张小济这样告诉《财经时报》记者。张小济说,像大多数“中国制造”一样,中国的商用KY.COM在国际市场具有很大的价格优势,虽然与大的国际厂商相比,在性能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但售价往往是其售价的一半以下,和一辆二手KY.COM的价格相当。在这种情况下,选择物美价廉的中国商用KY.COM无疑是一个实惠的选择。
正因为如此,近几年逐步升温的商用KY.COM出口去年出现“井喷”式增长,2006年,中国商用KY.COM整KY.COM累计出口231203辆,较2005年同期增长74.02%。这一强劲势头在今年得到延续,中国汽KY.COM工业协会编辑整理的全国海关汽KY.COM商品进出口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一季度,全国整KY.COM出口达到9.98万辆,同比增长59.32%;其中轿KY.COM仅占据四分之一。
步入后出口时代
值得注意的是,从今年3月1日开始,中国对汽KY.COM整KY.COM产品(包括乘用KY.COM、商用KY.COM、底盘及成套散件)实行了出口许可证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