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KY.COM >> 动态信息 >> 新闻正文
普利司通公司坐上轮胎业头把交椅
文章来源: 中国KY.COM 发布日期: 2006年9月19日
分享按钮

  基于货币汇率变化以及全球轮胎企业普遍实施扩张战略,《橡胶与塑料新闻周刊》排出的2006年全球轮胎75强排行榜较往年变化较大。日本普利司通公司(Bridgestone Corp.,以下简称普利司通)取代法国米其林集团(Michelin,以下简称米其林),坐到了头一把交椅。米其林在No.1位置上可是一直呆了四年之久的。

  同时,韩泰轮胎有限公司(Hankook Tire Co. Ltd.,以下简称韩泰)窜到了库珀轮胎橡胶公司(Cooper Tire & Rubber Co.,以下简称库珀轮胎)的前面,占据第8名;而锦湖轮胎公司(Kumho Tire Co. Inc.)也排到了东洋轮胎橡胶有限公司(Toyo Tire & Rubber Co. Ltd.)的前面,占据第10名的位置。

  按惯例,2006年全球轮胎75强是以2005年轮胎销售收入进行排序的。从全球轮胎75强排行榜上,我们还看到,中国台湾的正新橡胶/玛吉斯国际公司(Cheng Shin Rubber/Maxxis International)实现了里程碑式的跨越,进入了年销售收入10亿美元的行列。估计到了明年还要有两家甚至更多的轮胎企业跨入年销售收入10亿美元的行列。中国的三角集团有限公司(Triangle Group Co. Ltd.)和印度的阿波罗轮胎有限公司(Apollo Tyres Ltd.,以下简称阿波罗轮胎)都是很有实力的企业。后者更得益于成功收购南非的邓录普轮胎国际公司(Dunlop Tyres International)。总的来说,去年全球轮胎市场增长了9%,总销售收入估计达到1010亿美元。三巨头(普利司通、米其林、固特异)的合计销售收入占全球轮胎市场总销售收入的53%,而排在前10名轮胎企业的合计销售收入将近占全球轮胎市场总销售收入的77%。

  普利司通荣登老大宝座一方面靠的是2005年轮胎销售收入增长得比米其林快(前者是11.6%,后者是3.6%);另一方面则是占了日元-美元汇率变动的一点便宜,而与2004年相比,2005年欧元-美元汇率没有变动。通过控股土耳其BRISA/Bridgestone-Sabanci轮胎制造公司(BRISA/Bridgestone-Sabanci Tire Mfg.),普利司通的地位得到更进一步的巩固。该土耳其企业的年销售收入为4.322亿美元。

  据统计,去年固特异在轮胎销售方面有6%的增长,以年销售收入175亿美元保持第三名;米其林年销售收入为179亿美元,排在第二名;普利司通的年销售收入为183亿美元,排在第一名。估计今年库珀轮胎能够重新夺回第8名,因为它成功地收购了中国成山(山东)轮胎股份有限公司(Chengshan Shandong),从而增加了5亿美元的年销售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5年还有几家销售收入呈跳跃式增长的轮胎企业。美国银河轮胎公司(Galaxy Tire Co.)与本土企业代纳米克轮胎公司(Dynamic Tire Corp.)合并后组建的新公司GPX国际轮胎公司(GPX International Tire)取得了年销售收入增长48.5%的佳绩。另两家企业俄罗斯Sibur-Russkie Shiny公司(Sibur-Russkie Shiny)和韩国丹曼轮胎公司(Nexen Tire Corp.)增长更多,达到了55.3%。而且,丹曼已经单独宣布计划在中国设厂。

  可以预见,在最近几个月内完成的并购活动必将影响明年的全球轮胎75强排名。除了库珀轮胎控股成山(山东)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之外,还有其他两家公司在过去一年里曾有并购活动:

  ●阿波罗轮胎斥资6200万美元收购邓录普轮胎国际公司将使其年度销售收入增加2亿美元,加上阿波罗北方的销售收入,该公司的总销售收入将超过9亿美元。

  ●帝坦国际股份有限公司(Titan International Inc.,以下简称帝坦)单独收购固特异的北美农用轮胎业务以及大陆北美轮胎股份有限公司(Continental Tire North America Inc.)的OTR(off-the-road)轮胎厂将使其年度销售收入增加3亿多美元,从而使轮胎总销售收入达到5亿美元。这样,帝坦就有希望晋升全球轮胎前25强。

  2005年,主要轮胎企业的人均销售收入下滑1.7%,降低到194,917美元/人/年。该指标最高的是韩泰,达到452,222美元/人/年;最低的是荷兰Amtel-Vredestein公司(Amtel-Vredestein N.V),只有40,514美元/人/年。

  芬兰诺基亚轮胎有限公司(Nokian Tyres P.L.C.)成为去年全球轮胎行业收益最好的企业:营业利润/销售收入达到16.9%,净利润/销售收入达到11.9%。

  到于税前收益,德国大陆公司(Continental A.G.)排第一,达到10.9%;韩泰排第二,达到9.9%。说到净收益,意大利倍耐力公司(Pirelli & C. S.p.A.)排第一,达到8.8%;韩泰排第二,达到7.3%。还有一些数据可供参考:17家主要轮胎企业的平均营业利润率为7.6%,净利润率是5.1%。

  2005年全球轮胎75强中,只有库珀轮胎和Amtel-Vredestein公司两家企业亏损。

  在2005年全球轮胎75强中:中国大陆企业17家,印度企业9家,美国企业8家,中国台湾企业5家,日本企业5家,俄国企业4家,韩国企业3家,意大利企业2家,伊朗企业2家;同时阿根廷企业、白俄罗斯企业、捷克共和国企业、芬兰企业、法国企业、德国企业、印度尼西亚企业、以色列企业、马来西亚企业、墨西哥企业、荷兰企业、巴基斯坦企业、斯洛伐克共和国企业、南非企业、斯里兰卡企业、瑞典企业、突尼斯企业、土耳其企业、乌克兰企业、越南企业各1家。

  大家不熟悉的新上榜企业有:伊朗德黑兰Dena轮胎橡胶制品有限公司(Dena Tire & Rubber Mfg. Co. Ltd.),排在第60名;俄罗斯鄂木斯克的马塔多耳- Omskshina公司(J.V. Matador-Omskshina),排在第73名;同时,印度Mysore的隼轮胎有限公司(Falcon Tyres Ltd.),排在第75名。

(值班编辑:吴奇)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